分子检测又称DNA检测或基因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手段,从血液、体液、细胞、组织等样品入手,检测出一个人的DNA分子结构水平或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异常,从而分析各种致病基因或疾病易感基因的情况,使人们能及时了解自己是否会患某种疾病或患某种疾病的风险概率,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手段,达到及早干预,及早预防,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分子检测大有用武之地
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被逐一解密,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分子检测技术在全世界方兴未艾。目前分子检测技术可以诊断出多种遗传性疾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青光眼……这些听起来就很“难缠”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分子检测技术来预测预警。
由于易感基因并不等同于致病基因,所以,易感基因的分子检测结果只是表示患病的几率,并不代表疾病肯定会发生。检测出来的结果,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是或不是某种疾病,而只显示一个概率,也就是你得这种疾病的风险。
分子检测除了能够“预测”出你可能罹患的疾病,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疾病的防治过程中。指导安全用药,帮助医生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以便更加有效地治疗疾病,也是分子检测技术的重要作用之一。
预防的意义大大超出治疗
分子检测预测的是罹患疾病的风险,而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子检测预知某种疾病的高风险后,应该做的是改变会诱发疾病的环境因素,而不是一切了之。这个环境指的是人的肉体之外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包括生活方式、所处环境、情绪管理、睡眠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疾病都是由先天的基因风险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子检测就是帮助找到潜伏在体内的疾病风险。通过分子检测找到易感基因,了解自己是哪些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在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上进行改变,也许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