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果 > 糖果市场

宝宝长到1112个月,添加辅食有学问,

重庆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3.html

11~12个月的宝宝能吃的食物种类增加了许多,处于逐步摆脱奶粉或母乳,转为以成人食物为主食的关键期。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我们通常把0~1岁称为宝宝的婴儿期,宝宝在11~12个月的月龄,是婴儿期的最后一个生长高峰期,也是步入幼儿行列的前期阶段。

如何把握11~12个月宝宝的喂养要点,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并顺利完成食物的过渡,是妈妈非常关心的问题。

宝宝长到11个月,添加辅食成为新难题

洋洋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一直很省心,直到宝宝11个月大了,才算是真正遇到一点难题。洋洋不会做饭,自己总随便对付一口或者点外卖。

但是孩子逐渐大了,光吃奶粉肯定不够,自己也知道要给宝宝加辅食,米粉和面条是宝宝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

随着宝宝越来越大饭量也见长,天天只给孩子吃这些,洋洋心里知道不是长久之计,让人说这妈妈都把孩子饿瘦了,岂不是太说不过去?

但是洋洋对做饭实在不擅长,对宝宝辅食更是两眼一抹黑,如何给11个月多的宝宝增加营养,安排好一日三餐,好难啊!

11~12个月宝宝,喂养方式须及时做出改变

1.改变辅食结构

营养学家建议,6~12个月婴儿对蛋白质的需求大幅上升,从9g/天上升到20g/天,喂养奶粉要及时转为二段奶粉,才能满足每日营养所需。

宝宝到了11~12个月的年纪,单凭奶水已经不能让他吃饱,逐渐加大的活动量和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对食物的量和营养有了更高要求。

此时的宝宝除了保证每天ml的奶量,三餐已经可以转为饭食,中间再穿插辅食,宝宝此时需要大量优质蛋白质和能量,食谱中肉类、鱼类必不可少。

2.注意食物硬度

通常宝宝在6个月前后萌出乳牙,长到11~12个月时虽然前面的切齿已经萌出,但大牙还未长全,不能吃和大人一样的食物。

给宝宝的食物应该细碎而稍有硬度,比如软面、米粥、肉粥等,这样既容易咀嚼消化,又能很好地锻炼牙龈,对牙齿也有好处。

有些妈妈怕伤到宝宝牙龈,一直给宝宝吃泥糊状食物,实际上这样不仅影响咬肌和骨骼发育,还容易让宝宝对正常食物产生抗拒。

宝宝习惯了泥糊状食物,更大一些的时候就会不愿意吃正常饭菜,出现吐饭、拒食等现象。

3.培养用餐习惯

11~12月的宝宝已经应该从按需喂养过渡到按时喂养,每天和大人一样有固定的的吃饭时间,只是吃辅食的次数可以适当增加。

让宝宝像大人一样上餐桌一起用餐,注意吃饭的时候不要看电视。这样可以培养他的用餐兴趣,可以让他试着用勺子自己吃。

尽管初期宝宝可能弄脏衣服,但这样不仅有助于宝宝固定吃饭习惯,不用妈妈追着喂饭,同时对宝宝手脑发育也大有好处。

这三方面下功夫,让宝宝爱上吃饭

1.食物上下功夫

宝宝习惯了奶水,初尝大人饭菜肯定不适应,一起上桌吃饭可以快速帮他进入状态,同时给宝宝做的饭不一定都得是粥状。

可以为宝宝蒸制蔬菜,制作小饼等,这样菜品的卖相会更好,食物风味保留更完全,也能引起宝宝兴趣。

2.调料上下功夫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在7~12个月之间,宝宝每天需要的盐可控制在1克以内。

宝宝味蕾敏感饮食以清淡为主,但不代表任何调料都不可以放,宝宝长到一岁左右,可以吃少量的调味料,适当摄入盐分能增强宝宝食欲。

3.餐具上下功夫

11~12个月的孩子对色彩、形状已经有了初步认知并会被这些特性吸引,甚至会有自己喜欢的动画角色。

给宝宝单独买一套他喜欢的碗筷,让吃饭变得有仪式感,这样可以减少宝宝抵触心理,甚至像做游戏一样期待。

糖果妈妈叮嘱:

为减少宝宝对盐的摄入量,可通过糖醋来增添酸甜口感,或加入青椒、番茄、芹菜等具有特殊味道的蔬菜,还能培养宝宝不挑食的好习惯。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voz.com/qgyjc/14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