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Uram首次使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治疗青光眼以来,短期、长期转归均表明ECP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很多研究致力于测试ECP疗效,包括眼内压降低成功率,白内障摘除术(PCE)联合ECP与PCE效果比较,ECP对药物依赖性及屈光状态的影响,及ECP用于首次开角型青光眼、二次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差异等。RobertsSJ等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探究PCE联合ECP治疗青光眼的效果,结果于年发表在IntJOphthalmol杂志上。研究纳入91位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PCE联合ECP以恢复视力、控制高眼压或减少抗青光眼药物依赖。手术主要过程包括经一个2.4mm小切口移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随后通过同一切口行ECP,激光能量设为连续性0.25W,鼻侧睫状体~°方向持续治疗,治疗终点为收缩及美白处理,需谨慎操作以避免睫状体损伤。手术失败标准如下(满足一条即可):2次连续随访期间,眼内压下降少于20%,眼内压≥21mmHg或≤5mmHg,接受ECP12个月内需再次行青光眼手术。数据分析表明,术后第12个月,平均眼内压由16.65mmHg下降至13.38mmHg,平均抗青光眼药物用量由1.88下降至1.48。手术成功率第3个月为73.6%,1年下降至49.7%,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眼内压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人口学特征与治疗成功与否并无联系,高眼内压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唯一眼部特征。结果表明PCE联合ECP可降低眼内压,减少药物依赖,且与单纯PCE相比,ECP联合PCE控制眼内压更有效。此外,该研究显示术后第12个月,眼内压维持降低状态的患者接近50%,且高眼压患者眼内压降低更多,这与已有研究吻合。ECP可治疗狭窄及闭角型青光眼,是为数不多的既能针对多种青光眼类型,疗效又好的手术。对药物及激光治疗耐受的青光眼患者而言,ECP与青光眼滤过手术相比,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更少出现。上述回顾性研究为使用PCE联合ECP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内压及药物依赖提供了支持。需进一步研究以提供更多ECP疗效、优化患者选择及治疗参数数据。
刘云涛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