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日,年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于宁夏银川隆重召开,大医院的张纯教授就“青光眼诊治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引起了参会专家的普遍 眼科临床中抗青光眼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前列腺素类,约占25%至33%;β受体阻滞剂,约占20%至25并发症;α受体激动剂,约占20%至25%;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约占20%至25%;碳酸酐酶抑制剂,约占15%至20%。眼科医师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了解其对全身血压、心率、过敏、呼吸等方面潜在的损害。此外,药物的防腐剂问题也不容忽视,药物的毒性反应呈剂量依赖型,因防腐剂类型、浓度和使用剂量频次的不同而毒副作用各异,因而长期使用有风险,最终可能导致医源性角膜疾病等眼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相关的研究表明抗青光眼药物的长期应用对眼部的损伤问题显著。
因而,美国青光眼指南中明确将青光眼管理目标制定为“稳定视神经/视神经纤维层状态”;欧洲青光眼指南中也提到神经保护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直接保护视神经,阻止细胞或逆转细胞损失。所以有效神经保护药物必须满足的四条标准:组织细胞研究方面,标准为靶向组织有特定相关受体;动物研究,充分渗入靶向组织,达到有效药理浓度;动物研究证明能提高神经元存活或降低神经元损伤;人体研究方面,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验证临床有效性。
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目前,青光眼手术主要有小梁切除术、引流管(阀、钉)植入术、非穿透深层巩膜切除术、睫状体破坏性手术以及晶状体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除术等选择。滤过泡的问题是青光眼手术医师无法回避的烦恼,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费用与效果等因素要求青光眼医师手术一定要谨慎。
近年来微创青光眼手术已经成为青光眼诊疗方面的热点话题,目前主要术式为Schlemm氏管扩张术、Trabectome、iStant、Cypass、超声睫状体破坏术等,但其因为种种社会及临床因素也面临着选择上的尴尬。
青光眼诊疗伦理
青光眼患者的病情、主观需求、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了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而医学伦理 青光眼治疗目的为保持患者视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实际上青光眼造成的心理恐慌对患者的影响较视功能下降和生活质量改变更为重要。因而眼科医师在医患交流中要注意交流技巧,在青光眼的临床工作中注重医学伦理的理念,注重诊疗、人文、艺术的综合提升,为国内广大青光眼患者带来切实有效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体验。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哪里好白癜风治疗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