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素琴医师来源:医院
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在台湾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青光眼的罹患率约为1%到2%之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眼科疾病。究竟什么是青光眼呢?目前一般的观念认为眼球内的填充物对于眼球壁有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我们称为眼压。当眼球内压力值超过眼睛所能容忍的程度,造成视神经损伤进而引起视觉机能衰退,甚至视野逐渐产生缺损时,我们称之为青光眼。在临床上青光眼的患者如果没有接受适当的治疗,视神经的病变将随着时间而逐步恶化。因此患者一旦被眼科专科医师诊断为青光眼时,千万不可对此疾病掉以轻心。
一般患者较常听到的青光眼分类方式是急性青光眼与慢性青光眼。所谓急性青光眼是指眼压急剧上升,造成眼睛剧烈疼痛、眼红、头痛、看灯光会有七彩光圈、视力减退,严重时甚至感到恶心、呕吐,因临床症状类似偏头痛、肠胃炎,故常因此而延误治疗。此类青光眼发作时眼压甚高,若不及早治疗,通常在1-2周内便可能会造成失明。慢性青光眼指的是眼压缓慢升高,所以病患早期几乎没有自觉症状,等到发现视野缩小或视力变差时,视神经已经受到严重的伤害。这也是一般医师将青光眼称为视力的隐形杀手的主因。急性青光眼患者很容易因为症状而就医,但是慢性青光眼的患者因为没有明显症状以致常被忽略,唯有定期的追踪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此外有一群慢性青光眼的病患,其临床表现以渐进性的青光眼视神经恶化为主,但是眼压确不高(亦即眼压在传统所谓的正常范围10-21mmHg内),这一类的青光眼我们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精确的视神经检查对于此类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评估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至于青光眼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以降低眼压为主要的治疗方式,透过降低眼压多半能阻止或减慢病程的继续恶化。但对于因青光眼损害死亡的视神经纤维,目前则无法再生。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雷射、及手术。依照不同患者病情的差异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降低眼压的原理,主要是透过调控眼球内的填充液(所谓的房水)来进行,简单的说就是以减少房水分泌或是增加房水排出的方式达到降低眼压的目地。为了有效控制眼压,药物治疗必需规则且连续的使用。此外眼压的控制还须考虑到眼压会有日夜的差异及变动,对于不同病患不同病情会有不同的眼压安全值,因此对于有些患者会自行停药或调整药量及次数,这是不利于青光眼控制的。
青光眼如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属于必须长期追踪治疗的疾病,任何种类的青光眼在采取药物、雷射或手术治疗控制稳定后,仍需定期检查以免病情恶化造成视神经进一步受损。一般而言,青光眼的视神经破坏为不可逆变化,因此对于青光眼最积极的治疗方式应该是尽量配合医嘱,规律用药以减少现存视觉机能的恶化。青光眼的防治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建议每一位4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都应定期检查眼睛测量眼压,确实防治青光眼。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