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科医生李煒业表示,伤风感冒药常见成份包括抗组织胺(anti-histamine)及抗胆硷激素(anti-cholinergic),可缓解咳嗽、流鼻水等症状,但同时可引致瞳孔放大,有可能堵塞眼球的排水系统,令眼压急剧上升,造成急性青光眼。症状包括眼矇、眼痛、头痛、作呕作闷、眼白变红等,严重可引致永久性的视力下降或视野狭窄。
医院曾进行研究,分析年至年间,共接获72宗急性青光眼个案,平均68.2岁,其中有36%人在病发前曾服用咳水等伤风感冒药物,怀疑病发与服用药物有关。
眼球偏短有远视须注意
亚洲人相对较易出现急性青光眼,估计与眼球负责排水的内角比较狭窄(即前房狭窄)有关,引致容易受堵塞。李指,过往曾有涉及广东人的研究发现,50岁或以上人士约10%有前房狭窄问题。年纪越大内角出现狭窄的风险越高,尤其50岁或以上。另外,本身眼球偏短、有远视、患白内障、有青光眼家族史以及女性等,都是急性青光眼高危一族。
李称,医院工作期间,每月平均接获一至两宗怀疑与伤风感冒药物有关的急性青光眼个案,患者大部份為50岁或以上的中年人士,「好多病人误解食咗伤风感冒就会眼矇,其实好少,反而食完药有呢个情况,就要怀疑係咪出现急性青光眼」。他建议市民服用相关药物后有眼矇症状,应及早向眼科医生求诊,可经眼科检查作诊断。
一般人踏入50岁后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保障眼睛健康。李指,如有青光眼家族史,无论是否50岁都要做眼科检查,及早防治青光眼。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