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编者注: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两个星期以来,苏州的天就在霾与晴中辗转反复。可是再怎么明媚的阳光,风吹在身上刮在脸上依然是带着一股子的凛冽。更别提太阳下山后入了夜,出门全靠“抖”出一身正气。
其实冬天早就已经到了,立冬、小雪早就远远抛在时间轴的后面。只是反复无常的天气让人们捉摸不透季节。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诗人雪莱
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这是一年中天气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时间周而复始,与大寒相接的,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即将到来的标志—立春。
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小伙伴们除了要添衣保暖
谨防感冒
还需注意眼疾的高发
迎风流泪
泪管若通防炎症
冬季天冷风大,眼睛易受冷风刺激,泪腺分泌能力增强,泪小管周围肌肉遇冷收缩,便出现了“迎风流泪”现象,老年人因泪腺泪道功能退化更易患病。若患者鼻泪管畅通,可能是沙眼或慢性结膜炎。
建议大风天气减少出行。若要外出先做好眼部防护,戴上防风镜。
干眼症
常眨眼睛多望远
冬季干燥泪液蒸发较多,且户外活动减少,宅在家中看电视、上网等近距离用眼过度,易出现眼发干、发涩等症状。
建议在排除眼表及全身疾病的前提下对症下药。勤眨眼睛有利于泪水的分泌和分布,促进眼球湿润,保护眼球。另外不要长时间用眼,注意劳逸结合。
青光眼
眼胀呕吐莫等闲
冬季气温低,寒冷的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短时间内眼压急剧升高,诱发青光眼,出现头痛、眼睛胀痛、视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需注意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患了感冒、肠胃炎等疾病,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远视等患者,一旦有恶心欲吐、头昏不适、双眼胀痛等症状时,应考虑青光眼发病的可能性,及时就医。
眼中风
膳食平衡多放松
天气寒冷,眼部血管遇冷易收缩,血流变缓,形成血栓,造成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即所谓的“眼中风”。可导致突然全盲,若发病超过4小时未能有效治疗,视力将难以恢复。
建议大家在平时应做好预防工作,保持膳食平衡,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情绪过度波动、睡眠充足、适度运动、御寒保暖;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及血液粘稠度等。
千门万户咸肉香,大雪时节嗅年味
大雪已到
冬至离我们不远了
这些美味在等着我们
大寒节气,人们还是能找到年终岁尾的感觉,而心中也会充满对新的一年春天到来的期待。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