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今年两岁半了,再过半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前些日子豆爸出差,带回来当地的特色美食,其中有一包糖果,造型可爱,味道丰富,豆豆爱不释手。不过因为时间比较急,豆爸买的糖果数量不多,所以豆豆每天起来都要数一数糖果有多少颗,自己再小心翼翼的吃一颗,剩下的就放在自己的“藏宝库”里。
有一天豆豆又把糖果拿出来数一数,发现少了两颗,怎么找也找不到,豆妈看见豆豆到处翻箱倒柜,问豆豆在干什么,豆豆说自己的糖果少了两颗,不知道去哪儿了,豆妈看见豆豆急的都快哭了,于是告诉她妈妈昨天晚上觉得嘴巴有点苦,就拿了两颗你的糖果吃,你还有那么多糖果,还能吃很久的呀。没想到豆豆一听就嗷嗷大哭,跑着去找奶奶告状,声泪俱下的控诉妈妈偷吃了自己的糖果。
刚好这一幕被爸爸看见了,爸爸了解了事情原委之后,把豆豆带到一旁,告诉豆豆:“豆豆,爸爸出差的时候看到这盒糖果真的非常漂亮,味道也很棒,想着我们家豆豆肯定会喜欢的,但是当时爸爸有事,所以离开了一会。当我再去那家店买糖果时,看到有一个小朋友也和妈妈一起在买糖果,而且刚好手里就拿着那盒糖果。老板说这盒糖果就剩下这一盒了,补货的话得再等三天,可是爸爸第二天就要坐飞机回家了,所以爸爸就问那个小朋友可不可以把糖果让给我呢。小朋友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小朋友的妈妈说他也很喜欢这个糖果,每次路过都要进来买,但是小朋友却说‘叔叔,这个糖果真的非常不错,我超级喜欢吃的。但是我就住在这附近,我想吃的话随时都可以过来买,而你住在很远的地方,过来一趟也很麻烦,这盒糖果就让给你吧,我想把我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你看,正是因为其他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我们豆豆才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糖果。那如果豆豆也愿意分享给妈妈,妈妈也可以吃到这么好吃的糖果,这不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吗?”。
豆豆听完爸爸说的话,若有所思,不过一会,豆豆便想开了,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小气,好吃的糖果应该和家人朋友分享,这样大家都会像豆豆一样快乐。但是豆豆还是很严肃的告诉妈妈:“以后不可以再偷吃我的糖果,如果你想吃,可以告诉我,我会很愿意跟妈妈分享。”
其实,小朋友有时候不爱分享是正常的,尤其是年龄很小的小朋友,在他们的认知里,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为什么要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的零食自己可以吃好多,可是和别人分享的话,自己就只能吃一点点,当然会不开心。但是,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比如孩子在吃零食时,引导孩子将零食分给家人一起品尝,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零食味道如何。孩子分享给大人,同样的,大人也将自己的零食分享给小朋友,让小朋友知道自己的付出会获得回报,小朋友肯定会很开心,也会更加乐意和人分享。
如果给小朋友买了新玩具等等,也可以叫小朋友邀请朋友一起玩,大家互相交换零食玩具,有好吃的东西一起吃,好玩的东西一起玩。小朋友总是喜欢身边有很多玩伴的,这样孩子慢慢懂得了分享的乐趣,也逐渐了解分享的含义,自然就不会再那么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