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季应该注意什么?
生活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会出现疾病,身体比较虚弱,这样容易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需要注意一些保健方法,避免出现身体问题尤其是冬季的时候,更要注意养生方法。
八大养生保健:
1
要少出大汗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2
要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还应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3
要防犯病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
4
要水量足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毫升。
5
要调精神
冬天确实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慢跑、跳舞、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6
要空气好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在室内放一台负离子发生器,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7
要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黏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食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8
要入睡早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此外,还有六项注意:
1.在冬季,天气渐渐寒冷,对老年人来说,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在天气变冷时,全身的血管容易收缩,在血管收缩后,容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老年人在冬季最好多穿点衣服,以防止受凉。
2.因为天气寒冷,家庭条件好的,可以在家中打开暖气,而在家庭条件稍微差的老人,会在家中生煤炉或炭火盆来取暖,在家中生煤炉或炭火盆的时候,一定要把门窗打开,否则,由于氧气不足,会导致煤或碳燃烧不完全而产生一氧化碳。老人在过多地吸入一氧化碳后,会出现不适,严重者,还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3.在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有些老年人在夜晚睡觉的时候,喜欢蒙头睡觉,并把门窗关得严严得,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注意:被子蒙头睡觉很容易导致缺氧。因为老年人本来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如果再加上缺氧,就更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老年人身体代谢相对较年轻人慢,产生的热量少,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比较怕冷,在冬天洗澡的时候,老年人喜欢用很热的水,并且在洗澡的时候,由于怕冷,喜欢把房间关得严严的,如果洗澡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缺氧的发生,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老年人在洗澡的时候,洗澡时间不要太长,洗澡的时候不要用温度太高的水,并且在洗澡的时候,不要把房间关得太严。
5.在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身体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心脏的血管也会发生收缩,心脏供血不好,老年人在冬天的时候,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因为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心脏供血更加不足,老年人在冬季锻炼身体时,可以采用散步,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
6.冬春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在家中要做好保暖,尽量少到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去,因为老年人的抵抗力比较低,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如果必须外出,在外出的时候,最好戴上口罩。
温馨提示,平时老年人应该注意锻炼方法,而且要注意精神调养科学地进行锻炼,维持好的心态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对身体才有帮助,同时要缓解自己的压力,以免导致不良后果出现,老年人生活中应该注意自己的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