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病因不同。概括而言,引起糖尿病的病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大类。
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测定空腹血胰岛素。完成并发症筛查后,对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原则上,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筛查1次。1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筛查正常,3~5年后应每年筛查1次。如需胰岛素治疗,一定要清楚如何用。三控制最重要(1)控制血脂(三个月检查一次)(2)控制血糖(饮食控制体重)(3)控制血压(经常要测血压,血压升高会影响肾脏功能)增强锻炼很重要一周锻炼量要保持在小时这样不仅能控制血糖增加降糖量的效果还可能减少药量口腔检查也不可忽视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糖尿病患者对口腔问题重视度不够,糖尿病患者出现牙龈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两倍,重视刷牙,尽量做到三餐后也要刷牙。糖尿病是小病,并发症要人命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TIP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统损害:(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病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3)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常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如袜子或手套分布,伴麻木、烧灼、针刺感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4)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诱因有趾间或足部皮肤瘙痒而搔抓致皮肤溃破、水疱破裂、烫伤、碰撞伤、修脚伤及新鞋磨破等。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要爱护好自己的脚,有溃疡及时治疗,每天检查自己的脚,看医生的时候主动把脚给医生看。眼睛
主要排查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每年均应检查1次,尽量在早期排查眼部疾病。视网膜的病变分为六期,四期之后进入治疗困难期。糖尿病患者眼的各部位均可能出现病变,如角膜异常、虹膜新生血管、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病率较高,99%的1型糖尿病和60%的2型糖尿病,病程在20年以上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血液生化检查明确是否有高脂血、高尿酸,了解肝功能。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和HDL-C)、尿酸、电解质、肝功能等。肾脏
肾病筛查的目的是早期检查与干预。糖尿病肾病分期,肾小球高滤过期,这个时期患者微量白蛋白呈阴性,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间断微量白蛋白期,这个时期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持续微量白蛋白期,据一组长期随诊的结果,此期的发病率为16%,多发生在病程大于5年的糖尿病人,并随病程而上升。显性糖尿病肾病期,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出现。肾功能衰竭期。血压升高会影响肾脏功能,肾脏功能下降对生活质量、治疗费用都是一种负担,所以建议每年要检测一次肾功能。
饮食也重要
糖尿病者控制血糖的妙招控制血糖只是维护健康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无论是否需要控制血糖,都要把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吃够。健康饮食的秘诀是少油少盐,新鲜天然,提高单位重量食物中的营养质量,切不可为控制血糖而让自己陷入饥饿痛苦中。要记得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持续低血糖状态不仅损伤大脑,而且可能导致意外事故而造成伤害。控制体重
体重增加对糖尿病控制很不利
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18.5-24.9
要控制饮食:以下几点需注意
(一)三餐中的主食不要过多,甜食要尽量禁掉。血糖是糖和淀粉(统称为碳水化合物)带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越大,升糖的潜力就越大。所以,控制血糖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要吃过多的甜食和淀粉类食物。(二)降低白米白面主食的比例,全谷杂粮、薯类蔬菜来替代一半主食。不同的淀粉类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差异很大。比如说大米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高,比较容易消化。而相比之下,绿豆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高,消化速度比较慢。除了粘性食物之外,大部分杂粮、杂豆、薯类,都较白米白面的血糖反应低。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切记,你必须阅读并保持知识的更新,坚持你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做到自我血糖监测,如血糖不达标,咨询你的医生,保证准确服药。医院的支持
特约专家: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会员、TOUCHSTONE糖尿病中心医学教授JamineA.Davidson
《我和你说》原创整理记者:李安娜、朱柯达摄像:朱柯达制作:吴韵编辑:吴韵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中科UM-D